历史上零录取率的一场科举考试,李林甫为何这样做?
奇闻网独家报道,介绍历史上的那些离奇考试记录。
考试,这一传统方式自封建时代起便用于选拔人才。尽管科举考试大体上公平,改变了以往的用人体制,让许多底层才子有了政治舞台的机会,但历史中也上演过一些极为荒诞的考试,被人们戏称为零纪录的考试,至今仍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零录取率的考试传奇
回溯至公元746年,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初到长安,怀揣梦想求官。当时唐玄宗正沉浸在繁华的梦境中,将大权交由李林甫。次年的“制举”考试,可谓星光熠熠,杜甫等众多才子参加。主考官李林甫,这位宰相嫉贤妒能,对才华出众、尤其是因文学才能而显赫的人深恶痛绝。他上书玄宗,掩盖自己的阴谋,甚至宣称天下贤士都在为国效力,录取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但实际上,那次考试的录取率为零。著名诗人等都被愚弄,这样的零录取率,在人类考试史上恐怕无人能破。
打破常规的录取记录
再谈绍兴二十四年的一次科举考试。奸臣秦桧掌权,为了私利,竟为其仅九个月大的儿子秦埙谋取状元之位。他任命亲信为考试官,这些人为了讨好秦桧,串通作弊。尽管秦埙最终未能成为状元,但也高中榜眼。这对于苦读数十年的举子们来说,无疑是个巨大的讽刺。更甚者,秦桧的侄子、姻亲、朋党等人都得到了头衔。
生死未卜的考生考试
张献忠,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,在攻破成都后,为了打击新政权,举办了一场“特科”考试。他征集四川各地的才子、民间才俊等参加考试。这些考生到了成都后,却遭到了一场大屠杀。这场考试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悲剧。
历史上的这些考试记录,虽然荒诞离奇,但却是真实发生过的。它们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谈资,也让我们对考试这一选拔方式有了更深入的思考。这些故事告诉我们,考试不仅仅是选拔人才的手段,也是历史的见证。
奇闻趣事
- 历史上零录取率的一场科举考试,李林甫为何这
- 嘉庆要赐死和珅,和珅拿出乾隆的信,上面写了
- 武汉小学生校内被撞身亡后其母坠亡
- 朱棣迁都到北京后,南京的六部在做些什么呢?
- 《时代》最具影响力100人
- 朱棣曾装疯以迷惑朝廷,为何史书上没有记载呢
- 晚清的汉人手握重兵跟大权,为什么不敢割据甚
- 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
- 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没有头盔
- 韩国18禁电影风波引争议
- 在古代,女子如果未婚先孕会是什么下场?
- 唐朝的上流社会也爱撸串?来看看他们有哪些吃
- 西汉为何会出那么多的明君 离不开前人的正面影
- 长平之战40万赵军,疯狂自杀冲锋,为何还是冲不破
- 白起打赢长平之战后,为什么迟迟攻不下邯郸?
- 韩愈谏迎佛骨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?